网站飘红

【我的荣昌情缘】缘起海棠,情定荣昌

编辑: 林彦志 2020-12-22 14:38:19

●姜 琴

牡丹称“花仙”,海棠为“花神”,海棠花又被称为“解语花”,游子思乡,唯海棠能解心语。我与荣昌的情缘,还得从这妩媚动人的海棠花说起。

埋下“种子”

第一次结识海棠花,是我在乐山读书的时候。乐山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乐山大佛的名头吸引着八方游客。在乐山大佛景区的灵宝塔旁,有一块刻有“海棠香国”四个大字的石碑,石碑周围都是繁花盛开的海棠树。那时,我便被这盛开的海棠花深深吸引。

我是四川泸县人,泸县与荣昌山水相连,但我第一次得知荣昌这个地方,是在大二的一次古代文学课上。当时,老师兴致勃勃地谈起“海棠香国”的来历。他说,称乐山为“海棠香国”,是因为乐山古代特产“嘉州香海棠”之故。“海棠香国”其实原指古代昌州,如今在重庆市永川、大足、荣昌一带。因喜爱海棠之故,可能在那个时候,“海棠香国”就在我的心里埋下“种子”。

“种子”发芽

为了结束我的异地恋生活,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熟悉的城市,从四川到重庆,成为了一所私立学校的教师。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从三线城市到一线城市的跨区域转变,表面看前景美好而光明。可事实上,繁华的大城市,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一时间难以适应。

早上9点上班,我6点不到就得起床坐车,10几分钟的路程硬是堵上一两个小时。在没有外出聚餐的情况下,房租、物业、水电、生活费、出行费,让我手里每月的工资“月光”。经过内心一番挣扎,我决定远离城市喧嚣,重启新的生活。

也许是海棠花的“种子”在我的心里发了芽,又或许真的只是机缘巧合,2015年2月,我终于来到了荣昌工作。

海棠花开

为了熟悉荣昌的环境,我周末会到荣昌的河边、公园散散步、赏赏花。每年3、4月,海棠花在城区的大道上、公园里、河畔边各个角落竞相绽放,在春光照射下,树枝上一朵朵红色小花在枝头静静绽放。荣昌也真是无愧于“海棠香国”的称号,真应了“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这句诗。

习近平寄语青年:“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人的青春就像这海棠花,就应该在最好的季节开出最绚烂的花朵,无香无味,默默绽放。农村的生活经历,让我对乡村怀有浓浓的情义。于是,我选择到乡镇去锻炼自己,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在乡镇工作期间,我用脚步丈量着荣昌的土地,用行动服务着荣昌的群众。乡镇工作经历让我从一个稚嫩的小女孩,蜕变成一个成熟的基层工作者。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基层工作繁而杂,涉及脱贫攻坚、农村环境治理、矛盾纠纷调解、政策宣传解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由于对国家政策和基层工作不熟悉,我还因为群众的不理解哭过一次鼻子。为了尽快熟悉工作,转变角色,我决定吃住在乡镇。村民熟,村情熟,群众工作才好开展。

在身边同事朋友的帮助下,渐渐地,我也爱上了和群众打交道的生活,办公室里都总备着筒靴、雨伞和草帽,群众的点点滴滴填满了我的笔记本。

走在下村路上,打招呼、拉家常的群众也多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一位乐观开朗的村民为我唱了一首《红梅赞》。这些都让我感受到荣昌百姓的热情、善良以及他们对我的信任,让我对荣昌充满深情。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桥头堡”的荣昌,是成渝两座中心城市的黄金联结点。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更加坚定了留在荣昌,为荣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秋收“结果”

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当时还是我男朋友的老公也放弃了重庆的工作,和我一起来到荣昌。刚来荣昌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一切都是新的,但荣昌的美食美景无不吸引着我们,荣昌的卤鹅、凉糕、黄凉粉,荣昌的万灵古镇、濑溪河、海棠花……渐渐地,我们爱上了荣昌。

2017年,我和老公决定结束爱情长跑,走进婚姻殿堂,定居荣昌生活。今年,我们的孩子出生,她成了地地道道的荣昌人。

回过头仔细想来,原来冥冥中濑溪河水早已将我与荣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下班回家路上,路边随处可见的海棠树上挂满的海棠果,沉甸甸的。就仿佛是荣昌和我之间建立起的深厚情感,在此刻得到丰收。


【作者简介】

姜琴,女,四川泸县人,毕业于乐山师范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曾在荣昌区仁义镇基层一线工作近5年,现为荣昌区委编办工作人员。目前定居荣昌,主要从事单位宣传信息稿件撰写等工作。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