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飘红

【荣昌有文化】火神庙:古老陶都的民俗印记

来源: 重庆荣昌客户端 编辑: 张倩 2021-04-01 10:55:00

“安富场五里长,泥精壶壶排成行,前山矿子后山炭,中间窑烧陶罐罐……”这流传百年的民谣,描述的正是中国三大陶都之一——荣昌安富昔日的制陶盛况。 而在这里,还有重庆仅存的两座火神庙建筑之一。

安富火神庙

陶都百年遗庙

《荣昌县志》记载,“火神庙,县西三十五里,在安富场。嘉庆二十三年重修,邑令李光谦撰有记。”

北宋时期,安富便以制陶和烧酒而闻名于世,这里是上成都、下重庆的交通要道。而顺治、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使得大量外来移民来到安富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也就建起了不少用于祭先圣、议商事、叙乡情的庙宇,火神庙便是其中之一。

“安富火神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进行了重修;同治九年(1870年)又进行了翻修。”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廖正礼介绍,“安富是中国三大陶都之一,这里的老百姓都以制陶为业。在过去,窑工们为了能成功烧制瓷器,每次烧窑前都要敬火神,因此就有了火神庙。”

安富火神庙,占地面积1181.4平方米,为四合院结构,三进院落,由戏台、火神殿、窑王殿组成,均为砖木结构,具有徽派建筑特色。

廖正礼说:“安富火神庙和其它地方的火神庙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安富老百姓以火制陶、以泥成精,所以他们在火神庙的后殿修了窑王殿,这体现了他们安居乐业,发展陶业生产的美好愿望。”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火神庙被改造成了粮仓。2016年,区文化旅游委对建筑整体进行了修缮,包括火神庙房屋、戏楼,殿内的人形雕塑、案台、香炉等相关配套设施。

拾掇文化古迹

“安富火神庙整体建筑为穿斗式砖木结构,宽敞高大,气势恢宏,雄姿昂然。”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一边带领记者走进火神庙,一边介绍。整个建筑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分为戏楼,戏楼宽33.6米,进深9米;戏台宽11米,进深4米。戏楼外吊檐雕刻的虎、鹤、兔、鼠等动物栩栩如生。左右两侧为厢房看台。后部分为正殿,包括排楼、静舍、厨房、客堂、内院坝、东西两廊、休息室等。正殿一侧耳房内有一六棱水缸,水缸正面为松鹤石刻,左面为龙,右面为凤。棱边60厘米,高90厘米。

该负责人说:“在留存的建筑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精美的彩绘图案,这些装饰是当时巴蜀地区富裕人家房屋建筑上常见的纹饰,在一些大型寺庙中也可以看到。”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建筑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大量的建筑如宫殿、陵园、寺庙及民居建筑等得到提升,建筑装饰也随之繁荣。

“这个时期的彩绘特点是画面色泽饱满、图案丰富、装饰性强。火神庙留存的这些彩绘具有地方特色,对我们今后研究彩绘装饰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该负责人说。

火神庙右侧回廊底层,立有8通石碑,记载了火神庙修建、扩建、修缮的捐款人名与地方寺庙的拜会记事等。

“这八通石碑都是清代所立。”该负责人说,“石碑上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这对我们今后研究客家移民文化和民俗文化也有着重要价值。”

守住民俗印记

2018年,安富火神庙修复后,安富当地的窑工们在此举行了窑王祭祀非遗民俗活动——火神庙会,目前这项活动已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该负责人介绍:“安富火神庙会具有地方特色,是一项汉族传统民俗活动,它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民间艺术表演、文艺宣传、商业宣传、各种交易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古老的民间艺术表演。”

活动当天,窑工们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沿街一边鸣锣开道,一边踩着鼓点演出。其节目形式丰富多彩,有点天灯、上灯山、打铁花、喷火树、闹花灯、火流星、走线火龙、推旱船、坐花桥、骑驴、扇子舞、狮舞、龙舞、担花篮等。窑工们在热闹中祈求平安幸福、常年安康。

如今,安富火神庙依旧伫立于此,安富的窑火依旧生生不息。

火神庙,寄予了窑工们对本行祖先、先贤的尊敬与崇拜,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云红 祝晨智 通讯员 蒋兴宇)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