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15日,中国第八届四大名陶(4+N)荣昌展在安富街道举行。展会期间,来自广西钦州、云南建水、江苏宜兴及荣昌本地的陶瓷行业专家,结合实地考察体验,围绕荣昌陶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从文化挖掘、创新路径、人才培育等维度建言献策,为荣昌陶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智慧。
广西钦州市坭兴陶行业协会理事长周三平
产区联动 深化产业协作平台交流
“今年是荣昌第二次举办中国四大名陶展,展会深度融合荣昌陶与本地文化,在地域文旅与陶瓷文化的挖掘上成效显著。”周三平表示,从火祭仪式、开窑仪式到陶宝古街的实地体验可见,荣昌在文化场景打造上投入巨大且成果斐然。他在与荣昌陶艺工作室的匠人交流中发现,从业者对荣昌陶产业发展及个人成长充满信心,这体现了政府引导的积极作用。针对未来发展,他建议四大名陶产区加强人才与产业信息联动,尤其作为“一带一路”海陆枢纽的钦州与陆上枢纽的重庆,可深化产业协作与平台交流。
云南省建水县紫陶研究会会长邓孝维
文旅融合 双轨并行打造优秀陶产区
“时隔十余年再访荣昌,我深切感受到其产业规模的突破——从传统酒瓶酒罐制造拓展至文化艺术陶领域,这一转型方向值得肯定。”邓孝维认为,安陶古镇在文化与文旅融合方面具备基础规模与文化氛围,但在精品陶作坊以及展示空间文化质感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他建议升级文旅体验工坊,融入游学研学、DIY互动等业态,结合荣昌陶釉色工艺特色,将釉色体验与创意设计融入陶文旅场景。邓孝维指出,从行业规律看,打造优秀陶产区需双轨并行:一是强化艺术陶瓷文化,培育大师与传承人;二是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荣昌在传统规模化生产上已有根基,未来需聚焦工艺化精细设计,贴合90后、00后消费理念开发文创产品,扩大产业布局并加强行业推广。
江苏省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
体系构建 围绕产业、创新、人才发力
史俊棠表示,荣昌的陶瓷产业基础深厚,虽历史上以酒坛、泡菜坛等实用器具为主,但现在已涌现出一批技艺精湛的艺人,正积极向艺术陶领域探索。荣昌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今年参展作品较好地保持了地域文化特质,传承脉络清晰且后继有人。他建议,荣昌陶作为地域文化名片,应进一步发挥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符号价值,在中华陶瓷文化体系中巩固地位。他强调应着重在三个方面努力:夯实产业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巩固传统产品的同时探索多元陶瓷品类,以产业规模吸引人才。坚持创新引领,顺应时代需求,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推进创新。强化人才支撑,陶瓷行业依赖匠心与手工技艺,需将人才培养作为传承创新的核心,打造高素质艺人队伍。
荣昌区陶商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梁洪萍
展会搭台 助推荣昌陶高质量发展
梁洪萍认为,本次“四大名陶展”对荣昌陶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它为提升荣昌陶的对外知名度提供了国家级的展示平台,不仅吸引全国陶瓷产业、收藏界及媒体的关注,更通过产品展示与工作室亮相,为本地陶艺人创造了发展机遇。她表示,展会促成不同产区制陶技艺交流互鉴,荣昌手艺人可通过学习借鉴他地经验,在创意碰撞中丰富产品品类、提升工艺水准,推动荣昌陶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融媒体中心记者 曹让均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