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飘红

你家的厨余垃圾去哪了?数十吨厨余垃圾的“深夜旅行”

编辑: 张倩 2025-09-24 10:24:12
BBF3FC02A3F8A8359CA4AD41A77C35D0

工人收运厨余垃圾

民以食为天。日常生活里,或多或少会产生厨余垃圾。在荣昌,这样的厨余垃圾每天约有数十吨。这么多的“剩饭剩菜”,都去了哪里?如何处理?答案,就藏在一场特殊的“深夜旅行”里——

近日,一辆厨余垃圾收运车驶入城区上海公馆小区垃圾收运点。身着橙色工服的工人熟练地将垃圾桶挂上提升架,随着机械臂的缓缓升起,一整桶混杂着饭菜、骨渣的厨余垃圾被稳妥地倒入车厢。“走吧,下一站。”工人快步登上驾驶室,发动车辆没入夜色。

这辆收运车属于重庆绿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盎公司”)。当晚,公司共派出四辆标准化收运车执行任务。整个车队严格执行“统一收运、集中处理”原则,每辆车都装有GPS追踪系统,后台能实时监控车辆的位置、收运量以及收运时间,确保每一批垃圾来源可溯,从源头切断“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隐患。

每晚9点到次日凌晨5点,这支城市“夜行者”都会准时出现在各个收运点,将数十吨厨余垃圾从全区数千家餐饮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接”走,真正实现“日产日清”。

次日凌晨5点,收运车陆续完成任务返回由绿盎公司运营的荣昌厨余垃圾综合利用中心。在这里,厨余垃圾的“重生之旅”才刚刚开始。

车辆经地磅精准称重后,垃圾被送入密闭进料口,进入自动化处理流水线。首先迎来的是分拣环节——塑料、瓶罐等杂物被自动分拣而出,经高压水枪彻底清洗后,交由再生资源企业回收利用。去杂后的有机质则通过传送带进入破碎机,在高速旋转的刀片下化为均匀浆液。

紧接着,浆液迎来一场“蒸汽桑拿”,即湿热水解灭菌处理,彻底杀灭病原菌,为后续处理提供安全保障。

核心工艺“三相分离”随后启动。在专业设备的作用下,浆液被精准分离成三部分:初渣,即分拣出的较大生活垃圾,被送往重庆三峰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进行处置;细渣,是厌氧发酵后的残渣,富含有机质,成为多家农业企业订购的有机肥原料,最终还田培肥;提炼出的油脂则送往专业化工企业,被加工成生物柴油、航天用油等工业产品。

就连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也未被浪费:公司将收集到的沼气用于厂区自发供电,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区城市管理局可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对每个环节实时监督,确保过程规范可控。

从夜间街头的专业收运,到综合利用中心内的无害化处理,再到最终的资源化利用,在这一整套闭环处理体系中,厨余垃圾走上了绿色、高效、可持续的重生之路。

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云

 

记者手记:

晚上9点,记者跟随收运车,目睹了厨余垃圾的“夜间旅行”。

收运途中,记者发现桶中混有塑料袋、玩具等杂物。工人介绍,混杂垃圾会拖慢分拣、损害设备,甚至影响灭菌——显然,末端处理的困境,根源在于投放的第一步。

在综合利用中心,沼气点亮灯光、细渣变成有机肥、油脂生成生物柴油……这让记者深深体会到,让垃圾“变废为宝”,不仅要靠企业工艺、数字监管与部门把控,更关键的是每位市民在源头的精准分类。

垃圾分类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厨余垃圾单独投放,看似小事,却能大大提高处理效率,为食品安全增添保障,让资源得到更好利用。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用每一次准确的垃圾分类,为城市注入绿色能量。

主办:荣昌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903338624@QQ.com

版权所有:荣昌区融媒体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海棠大道80号 邮编:402460 技术支持:华龙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

渝ICP备2020011814号-1 举报电话:61471263 举报邮箱:1647737032@qq.com

荣昌区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6147126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210015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312号 电话:85267948 邮箱:qrmtzx123@163.com